在工業物聯網(IIoT)日益普及的今天,隨著設備部署的廣泛化與深入化,其面臨的安全威脅也愈發嚴峻。
IIoT不僅深刻影響著消費者市場(C端),更在智慧城市、電力能源、交通運輸等關乎公共安全的B端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物聯網安全已不再僅僅是技術問題,而是在全球范圍內已經上升到戰略層面的問題,成為跨國合作與大型項目實施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常見的IIoT安全問題有哪些?
1. 設備安全性短板
許多IIoT設備受限于資源或設計上的考量,往往未能配備足夠的安全防護機制。這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弱密碼、缺乏加密通信協議等,使得這些設備極易成為黑客攻擊的首選目標。
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制造商需加大對設備安全性的投入,采用強密碼策略、加密通信等手段,從源頭上提升設備的安全防護能力。
2. 數據隱私泄露的風險
IIoT設備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涉及大量敏感數據,如個人身份信息、位置軌跡等。一旦這些數據泄露或被非法獲取,將引發嚴重的隱私侵犯和身份盜竊事件。
3. 網絡安全漏洞的隱憂
物聯網設備的網絡連接常因固件未及時更新、網絡訪問權限管理不當等原因而存在安全漏洞。這些漏洞一旦被惡意利用,將嚴重威脅到整個網絡系統的安全。為此,企業應定期更新設備固件、加強網絡訪問控制,并定期進行安全漏洞掃描和修復工作,以確保網絡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4. 遠程攻擊的挑戰
IIoT設備的遠程控制和管理特性雖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也為遠程攻擊提供了可乘之機。DDoS攻擊、遠程執行惡意命令等威脅手段層出不窮,對設備的運行穩定性和數據安全構成了嚴峻挑戰。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企業需加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部署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等安全設備,同時加強對遠程訪問行為的監控和審計。
5. 生態系統整合的復雜性
IIoT設備與第三方服務、其他設備之間的緊密集成雖然提升了系統的整體效能,但也帶來了新的安全風險。如果第三方服務或設備存在安全漏洞,攻擊者可能通過這些接口對整個系統進行滲透和破壞。
因此,在生態系統整合過程中,企業應加強對第三方服務的安全評估和監控,確保整個生態系統的安全性。
那么,構建IIoT安全防御體系的關鍵要素包括哪些?
1、符合網絡安全法規與標準,全球性的安全標準包括:
歐盟NIS2:旨在提升歐盟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水平。
歐盟GDPR:強化對個人數據的保護,要求企業嚴格遵守數據保護法規。
美國NIST Cybersecurity Framework:為美國聯邦機構和非聯邦組織提供了一套全面的網絡安全框架。
2、網絡安全體系構建,主要包括以下體系:
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為企業提供了一套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框架。
IEC 62443-4-1:工業網絡安全標準,特別關注于工業控制系統的安全性。
NIST SP 800-82:工業控制系統安全指南,為工業控制系統的安全管理和保護提供了詳細的指導。
3、進行終端與平臺網絡安全的全面防護,包括
硬件安全:確保硬件設備在物理層面上的安全性,防止硬件被篡改或替換。
操作系統與軟件安全:加強操作系統和軟件的安全更新與維護,防止軟件漏洞被利用。
網絡安全:部署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等安全設備,加強網絡訪問控制和流量監控。
數據安全:采用數據加密、訪問控制等手段保護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訪問與權限控制:實施嚴格的訪問控制策略,確保只有授權用戶才能訪問敏感資源和執行敏感操作。
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強對安全事件的監控、響應和處置能力。
4、通過產品相關認證與測試,例如
IEC 62443-4-2:工業網絡安全產品認證標準,確保產品符合工業網絡安全要求。
滲透測試:通過模擬黑客攻擊的方式對系統進行全面測試,發現潛在的安全漏洞并及時修復。
綜上所述,構建IIoT安全防御體系需要從設備、數據、網絡、生態系統等多個維度入手,結合網絡安全法規與標準、網絡安全體系構建以及終端與平臺網絡安全的全面防護等多方面措施,共同織就一張堅不可摧的安全防護網。
而這正是魯邦通所做的,魯邦通工業物聯網產品采用云邊安全一體化設計,獲IEC 62443-4-1、ISO/IEC 27001、IECEE-CB等安全體系認證,通過CE、CB、FCC、IEC等國際全球規范認證,通過Nettitude、SGS滲透性測試、德勤代碼安全審計,為各類物聯網應用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
【關于魯邦通】
魯邦通是全球領先的工業無線通信設備制造商和設備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成立于2010年,是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目前產品已經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和服務網絡覆蓋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連接設備超200萬臺,服務了10000多家各行各業的客戶,并成為多家世界500強企業首選的物聯網解決方案供應商。